一、前言
氯化物镀锌工艺应用较早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有生产工艺。经历了时间沉淀与技术工艺不断升级,镀锌的外观发生了质的改变。氯化物镀锌迅猛发展推动了镀锌工艺的发展。迄今为止,氯化物镀锌主光亮剂从第一代的苄叉丙酮,经历了第二代的邻氯苯甲醛,再发展到第三代多醛类衍生物,主光亮剂也由油溶性变为水溶性的转变。目前市场上基本还是以第三代产品居多。珊鑫化学不断摸索,不断创新,在原来水溶性MH—311工艺基础上,采用最新稀土纳米技术,解决了传统油性酸锌镀锌分解产物多,镀层不均匀的缺陷,及镀层耐蚀差的问题,盐雾与碱性镀锌工艺相当。
二、产品特性
1. 211GK是一款稀土纳米纯水溶性酸锌低泡添加剂。不含任何溶剂,不含任何载体,不含氨氮。低COD值,是最具环保型酸锌添加剂。
2. 211GK因主要采用稀土纳米材料,能够在水中快速溶解分散,从而得到更均匀、亮度高低区一致的镀层,走位超强。
3. 211GK采用了稀土纳米材料使镀层晶粒更细致,耐蚀性大大提高,产品盐雾与碱性镀锌工艺相当。镀层硬度高,同时改善镀层可焊性和抗氧化性。
4. 电流效率高(阴极电流效率提高20%以上),镀层细腻白亮,大大提高生产效率。
5. 镀层夹杂有机物极少,脆性低、抗杂性能优越、分散性好、耐蚀性能强。
6. 在普通钢铁、铸铁、高碳钢、淬火件等素材表面均能得到高品质的镀层。
7. 因其无氨氮,更具COD排放环保性能,耐高盐,耐温可达50℃正常工作。
8. 在不同的作业方式下,均可获得镀层饱满,深走位的效果。滚、挂镀通用。
9. 温馨提示:因211GK是纯水性配方,温度在低于零下5℃时会出现轻微的沉淀,但绝对不会影响质量,完全正常使用。
三、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
成份 |
滚镀 |
挂镀 |
||
范围 |
建议值 |
范围 |
建议值 |
|
氯化钾 |
180g/L—260g/L |
220g/L |
200g/L—260g/L |
230g/L |
氯化锌 |
30g/L—50g/L |
40g/L |
55g/L—80g/L |
70g/L |
硼酸 |
25g/L—35g/L |
30g/L |
25g/L—35g/L |
30g/L |
211G主光剂 |
0.5ml/L—1.5ml/L |
1ml/L |
0.5ml/L—1.5ml/L |
1ml/L |
211K柔软剂 |
20ml/L—25ml/L |
20ml/L |
20ml/L—25ml/L |
20ml/L |
温度 |
15℃—50℃ |
23℃ |
15℃—50℃ |
23℃ |
PH值 |
5.0—6.2 |
5.8 |
5.0—6.2 |
5.8 |
Dk阴 |
0.5A—3A/dm² |
1A—4A/dm² |
||
S阳:S阴 |
2:1 |
四、工艺维护
1.定期分析各组分的含量,调整至工艺范围。
2.选用优质材料及品牌0号锌锭。
3.加强前处理,保持各水洗工位水质干净,减少杂质带入镀槽量。
4.铁杂质控制,跌落工件及时打捞出来。
5.主光剂A与柔软剂B日常添加比例为1:1—2。
相关产品
暂无数据
版权所有 © 2022 上海珊鑫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XXXXXX号-1 SEO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上海浦西